犬的大肠杆菌病,是新生仔犬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以发生败血症、腹泻为临床特点。
1、大肠杆菌病的病因:
1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;
2、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健康犬的肠道、土壤、粪便,水中,但并非所有些大肠杆菌都有致病性,只不过部分有致病性的菌株在饲养管理不好的、犬舍卫生条件差、奶水不足、气候剧变等条件下,才能引起仔犬发病;
2、大肠杆菌病的诊断要素:
本病主要发生在1周龄以内的仔犬。病的发生与不好的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。临床特点:
1、病仔犬表现精神沉郁,体质衰弱,食欲不振,最明显的症状是腹泻,排绿色、黄绿色或黄白色,粘稠度不均,带腥臭味的粪便,并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,肛门周同及尾部常被粪便所污染。
2、后期,病仔犬常出现脱水症状,可视黏膜发白,两后肢无力,行走摇晃,皮肤缺少弹力。
3、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。
4、病死率较高。有些在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。
5、一般依据发病年龄及腹泻特征,即可作出初步诊断。必要时应采取病死犬小肠内容物送检。
3、大肠杆菌的防治手段:
1、发现病犬应立即治疗。不少药物对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的疗效,但需要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常见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、氯霉素、大蒜酊,与其他消炎止泻的药物,如:止痢一片灵用量,2~4千克体重服1~2片,5~10千克体重服2~3片,每天1~2次。
2、对重症病例,可静脉或腹腔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,并保证足够的清洗饮用水,预防脱水。
3、加大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。特别是母犬临产产房应彻底清扫消毒,母犬的胸部污染时,要准时清洗。对同窝未发病的仔犬,可用上述药物预防。